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速递 > 正文
2022/12/28

燕山大学举办第二届公共治理理论前沿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杨文彬 社科处 张雅君

【新闻中心讯】12月25日,由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和社会科学处联合主办,河北省公共政策评估研究中心、燕山大学县域振兴发展政策研究中心和燕山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管理创新研究中心承办的燕山大学“第二届公共治理理论前沿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通过腾讯会议方式召开,来自中国、美国、日本、巴基斯坦、阿塞拜疆的60多名专家学者汇聚云端,畅谈中国式现代化与公共管理发展的中国图景。燕山大学党委书记赵险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燕山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周高仪主持。

赵险峰致欢迎词

开幕式上,赵险峰代表燕山大学向出席研讨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简要介绍了燕山大学的发展历程和光荣传统。他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提出,进一步拓宽了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的内涵外延,为学科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此次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与公共管理的中国图景”为主题,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总结公共治理的中国经验、中国特色、中国智慧,完善中国特色的治理理论,探索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公共管理美好图景,正当其时,意义重大。燕山大学始终把建设具有燕大特色的新文科摆在重要位置,在公共管理学科建设方面,不断整合优势资源,壮大平台基地,组织培育标志性成果。希望通过本次论坛的沟通交流,拓展学术视野、学习先进经验、借鉴创新举措,与兄弟院校一道推动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发展。

郭金平致欢迎词

随后,由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名誉院长郭金平致辞。郭金平首先介绍了文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发展概况,对各位专家、学者对燕大公管的支持表示诚挚的谢意;郭院长指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我们面临着风险社会带来的各种巨大挑战。当今中国和世界面临一系列重大问题,这对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也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机遇;文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要把握新时代背景下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规律,坚持“入主流、强特色、精干化、高水平”的发展方向,突出立德树人成效,积极进取,不断提升学院办学水平,为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最后,郭金平向与会专家发出邀请,期待明年春暖花开之时,诚邀各位专家莅临燕大公管学院,指导工作、传经送宝。

周高仪主持开幕式

周高仪代表主办单位,对各位专家、学者支持燕山大学人文社科发展表示感谢,并对参加本次学术会议的主旨报告嘉宾做了重点介绍。周高仪表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广泛的学术交流,燕山大学将努力为学术界搭建多元化的平台,共同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

上午8:30,研讨会进入主旨报告环节。主旨报告环节由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郑志峰主持。湖南农业大学徐晓林教授、四川大学姜晓萍教授、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华世平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吴建南教授、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党委书记李鹏教授、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吴晓林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院长、《公共管理评论》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梅赐琪教授等国内外知名学者先后做主旨报告。

徐晓林教授作主旨报告

徐晓林教授的报告主题是“数字政府建设的安全治理体系研究”。徐教授聚焦国家安全与数字政府这一重大课题,详细解读了党与国家的重大会议精神、重要政策文件,分析了数字政府建设安全治理体系的研究背景,阐释了安全治理视角的数字政府内涵与理论基础,就数字政府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和数字政府数据安全治理体系进行系统地论述,并着重论证了数字政府的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同时,徐晓林教授还就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的选题、方法、技术路线、内容设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释。

姜晓萍教授作主旨报告

姜晓萍教授的报告主题是“中国式现代化与公共管理学科的使命”。姜晓萍教授从解读二十大报告入手,指出要围绕着二十大报告核心概念构建公共管理的解释体系。姜教授首先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内涵,从公共管理学科的本质属性出发,从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课程教学设计、人才培养等方面着重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公共管理学科的角色与使命。

华世平教授作主旨报告

华世平教授的报告主题是“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换”。华教授从西方的中国学研究遭遇的困境入手,阐述了西方国家学术界流行的科学主义范式的特征、优势及挑战,随后指出了西方中国学研究范式转换的必要性、紧迫性,认为构建新的中国学研究范式的核心原则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后华教授阐述了构建中国学研究新范式的路径。

吴建南教授作主旨报告

吴建南教授的报告主题是“中国式协同治理:京津冀的实践分析”,以京津冀大气协同治理为例,探索构建中国式协同治理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吴教授系统阐述了协同治理的内涵及其分析框架,深入分析了“中国治理之道”,认为改革创新是中国式治理之道的核心,并重点阐述了京津冀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实践,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构建中国式区域协同治理框架的几点思考。

李鹏教授作主旨报告

李鹏教授的报告主题是“智能社会治理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他从对国家战略的理解入手,全面梳理了当前中国面临的一系列公共治理难题,从防范技术风险、社会风险、治理风险、实验风险等方面阐释了智能社会治理的理论思考,接下从实践过程冲突、理论与实践冲突和理论间冲突等方面阐释了智能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

吴晓林教授作主旨报告

吴晓林教授的报告主题是“新时代的城市基层治理”。吴教授从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城市基层治理提出的新要求入手,首先阐述了“国家编组”这一独特的中国基层治理模式,随后阐释了新时代城市基层治理的三方面的新动向,即做实街道办、党建引领推动主体整合和数字化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接下来吴教授阐述了当前城市基层治理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即有组织的无序与机制失灵、技术逻辑替代社会逻辑和全能主义倾向与能力恐慌。最后对未来中国城市基层治理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设想从党建引领体系化建设、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社会赋能与技术赋能四个方面推进中国城市基层治理。

梅赐琪教授作主旨报告

梅赐琪教授的报告主题是“重视文章的边际贡献迫在眉睫——《公共管理评论》简介及一点思考”。梅教授从对国内代表性公共管理学科期刊概况介绍入手,概括了国内公共管理学科期刊面临的共同问题,即边际贡献不足。随后阐释了边际贡献的含义,即增加一个单位论文所带来的知识增进。接下来梅教授阐述了边际贡献的重要性,最后梅教授阐释了提升论文边际贡献的途径。

12月25日下午14:00时,小组研讨正式开始。本次学术研讨会设立4个平行分论坛,分别由刘邦凡教授、韩兆柱教授、娄文龙教授、王春城教授主持,来自于云南大学、山西财经、山东大学、南昌大学、浦东干部学院、河北科技大学、辽宁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中央民大、日本山梨县立大学、泰国格乐大学、燕山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的60多位教授专家、青年学者参加会议,聚焦数字治理与信息安全、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特色公共治理、社会保障与应急管理、乡村振兴与城乡治理4个方面的重要问题,分组发言讨论。

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为国内外学术界同仁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向国内外学术界发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之声、公共管理之声和燕山大学之声,对于促进学术交流、协同研究重大问题发挥了一定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还得到了《中国行政管理》《行政论坛》《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公共管理评论》《社会保障研究》《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期刊的大力支持。(编辑 褚玉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