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讯】4月26日,第四届东北亚古丝路文明论坛在燕山大学成功举办。

论坛现场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燕山大学特聘教授李治亭,河北地质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季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李会明,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付百臣,西北工业大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董文强,赤峰学院契丹辽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任爱君,同济大学中国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夏立平,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民俗学会会长朱立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汪立珍,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会长、研究员汉风,河北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李宝才,河北省社科院科普工作处处长、一级调研员谢强,河北省社科院成果管理处副处长张岳峰等来自全国70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110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
燕山大学党委书记赵险峰,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春玲以及学校相关学院和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出席论坛。论坛开幕式由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中心主任邓树平主持。

赵险峰致辞
赵险峰在开幕式上致辞。他指出,学校积极谋划新方向、拓展新领域、激发新动能,在强化原有学科专业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体现中国特色、融合多元文化、根植燕赵大地的人文社科体系建设路径。开展东北亚古丝路研究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的实际行动,也是弘扬中华文化、促进文化育人、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实践。相信本次论坛,与会专家能够围绕东北亚历史和现实问题,交流新思想,凝聚新共识,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助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李会明、朱立春担任主会场学术报告主持人和评议人。李治亭、季强、付百臣、任爱君、夏立平、汉风、汪立珍、李宝才应邀作主旨报告。学者们围绕论坛议题展开研讨,展现了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的蓬勃生机与多元视野,凸显了学术研究服务国家战略、回应时代命题的责任担当。

李春玲致辞
(以上照片由新闻中心赵伟、苟剑豪、王子卿、高延枫拍摄)
李春玲在闭幕致辞中表示,学校致力于构建开放创新的研究生态和学术氛围,以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学术活动为载体,打造具有燕大特色的标志性文化品牌,搭建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播平台,将论坛发展成为学术思想的策源地、学术资源的汇聚地、学术创新的引领地,不断拓展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供服务平台,注入思想和文化力量。
本届论坛集中展示了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的新进展、新观点和新成果,加强学术对话,凝聚发展共识,开阔研究视角,促进跨学科交流,积极构建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编辑 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