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动态

2024年11月22日

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位授权点持续增加:研究生培养有量更要保质

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10月,教育部印发《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为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指明了方向。此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专家核查及评议结果公示》,拟新增83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近年来,为了让更多学生接受高层次教育、培养出满足国家需求的高质量人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基于此,如何通过优化培养方案、改革培养模式实现研究生教育的量质齐升,已经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议题之一。

研究生扩招成为趋势

“研究生扩招已持续多年。”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副教授武婷婷表示,研究生扩招是加快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举措,同时也为本科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如今,各大高校的研究生招生数量均有明显提升。例如,中国海洋大学计划在2025年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000余人,比2024年增加了约100人;湖北工业大学计划招收2025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00余人,比2024年增加100人;江西农业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预计为1600至1700人,而2024年的招生人数为1508人。

除了扩大招生规模外,为了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和学科设置、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提升研究生招生质量,包括高校在内的研究生培养单位还新增了不少硕博士学位授权点。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此轮新增的硕博士学位授权点覆盖了各个层次的高校。从地区来看,高校更倾向于新增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专业学位点;从学科领域看,新增的硕博士点主要集中在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学科领域,如新能源、新材料等。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新增学位授权点不仅提升了高校的教育层次,也是研究生教育与市场进一步对接的必要举措。特别是专业学位的增加,强化了教育与市场的联系,使得接受专业教育的人才能够更顺利地进入相关行业和企业。

教育部-清华大学教育战略决策与国家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李立国指出,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能够反映一个国家高层次教育的发展状况。无论是研究生招生数量、学位结构还是学制的调整,其根本目的都在于提升研究生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完善培养结构是关键

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也引发了公众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注。储朝晖认为,这从侧面反映出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科研能力的高低是衡量研究生素养的重要指标之一。这是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的重要特征。为了切实培养并提升学生的研究兴趣与能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李立国说。

李立国举例,如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来说,当前研究生培养单位亟待构建一套以职业胜任力为核心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这一体系应整合校内与社会资源,有效融合理论与实践,并体现研究生课程的独特性,避免研究生课程成为本科课程的简单复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沦为学术学位课程的翻版。

此外,研究生培养单位还需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加强研究生实习实训,满足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类型、不同学习阶段研究生的实践需求。在毕业论文环节,研究生培养单位应加强对研究生的论文指导,引导学生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创新的转变。

“我国虽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且研究生人才培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但研究生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经济发展之间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李立国表示,除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外,完善研究生培养结构同样关键,这要求研究生培养单位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合理规划和调整学科设置。

他建议,面向国家需求,重点扩大基础学科博士研究生以及工程类硕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提高理工农医类研究生的招生比例。同时,需聚焦关键产业,引导相关学科专业调整招生计划,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占比。

储朝晖认为:“我们不应该将研究生教育仅仅视为专业教育和知识传授,而应将其与学生的个人成长相结合。通过精心设计培养环节、实施导师一对一指导等方式,将研究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的优势潜能、个性特长以及人生规划相融合,助力他们充分展现并发挥自身长处,更好地满足社会和市场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

要让研究生学位保持“含金量”,除了需要相关部门进行顶层规划以及研究生培养单位不断优化培养举措外,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也非常重要。

储朝晖表示,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后,除了接受学科教育,也应结合社会实际需求主动思考自己的优势所在。只有将这两者相结合,才能制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确保自己获得的学位在未来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是研究生教育中需要着重引导的一项工作,同时也是学生需要自主探索和努力的方向。”储朝晖说。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