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动态

2024年05月27日

以教育强国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教育战线牢记总书记嘱托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综述之一

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纵观人类文明史,世界强国无一不把教育视为对未来的战略投资和持久繁荣的根基。

“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2023年5月29日,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系统深刻阐述了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建设教育强国,使命光荣、责任在肩。一年来,教育战线牢记嘱托,砥砺奋进,以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定不移地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转化为生动实践,谱写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篇章。

举旗定向,发出建设教育强国动员令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建设教育强国动员令。

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尤需高瞻远瞩的战略谋划。习近平总书记以全局视野,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谋篇布局,指引教育战线勇毅向前。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一年来,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核心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

橘子洲头,春雨绵绵。今年全国两会后首次地方考察,习近平总书记第一站就来到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

习近平总书记说,国家要强大,必须办好教育。他强调,学校要立德树人,教师要当好大先生,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知识文化素养,更要上好思政课,教育引导学生明德知耻,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努力成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他非常关心的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

他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各级党委(党组)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各级各类学校要自觉担起主体责任,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指明方向——

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2023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北京市育英学校校史馆,了解学校近年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落实“双减”政策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情况。

他回信勉励“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希望他们带动更多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他给武汉大学参加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队师生代表回信,希望学校广大师生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接续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勇攀科学高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教育如何服务高质量发展——

去年,他给东北大学全体师生回信,鼓励东北大学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强优势学科,不断推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他嘱咐广大师生,抓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再立新功。

思想指明方向,各高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动态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设置,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

“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心教师队伍建设——

2023年教师节前夕,他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首次提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并阐释了核心要义。

广大教师备受鼓舞:“我们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激发团结实干的磅礴力量。教育战线沿着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奋楫扬帆。

锚定目标,奔向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方向

“不断拓宽教育工作视野格局……增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2023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的第二天,教育部党组立即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

建设教育强国,是由“大”到“强”的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打破思维定式,实现思想大解放、思路大创新。

“切实把教育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去理解、去谋划、去推进。”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多次强调,建设教育强国,要“跳出教育看教育”——

看清楚新时代以来教育取得的伟大成就,想明白如何主动担当作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看清楚当前国内外形势变化,想明白教育如何成为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先导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看清楚全球教育变革、科技发展竞争趋势和教育发展规律,想明白如何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建设教育强国的支点、思路、举措。这三个“看清楚、想明白”,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应该有的视野和格局。

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教育部党组明确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方向——

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更加突出从国家利益的大政治上看教育,坚定不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牢牢把握教育的战略属性,更加突出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大战略上办教育,坚定不移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牢牢把握教育的民生属性,更加突出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民生上抓教育,坚定不移促进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

建设教育强国,是前无古人的全新课题,需要凝聚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同题共答,加速攻坚。

一年来,教育部把编制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作为“一号工程”全力推进,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教育强国宏伟蓝图转化为建设教育强国的实景图、路线图、施工图,认真思考和回答“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课题。

成立教育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并召开两次全体会议,为进一步做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编制和实施工作集思广益、汇集众智——

“希望咨询委员会着重研究事关全局,带有根本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教育重大问题,着重研究制约和影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难点问题,畅所欲言、献计献策,切实发挥咨询和辅助决策作用。”怀进鹏说。33位委员会成员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就教育强国建设建言献策、把脉开方。

东西南北中,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教育部召开数场教育强国战略咨询会,创新部省会商战略合作机制,与多个省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描绘出建设教育强国的图景——

对北京,要主动引领和带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发挥北京教育龙头作用;对上海,要支持上海率先发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城市教育;对粤港澳大湾区,要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和两个“先行先试”,服务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对中西部,要继续把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作为夯实中西部发展基础、积蓄中西部发展动能的战略抓手;对中部,要紧密结合长江经济带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人才支撑;对东北,要充分发挥东北潜力优势底蕴,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

一系列举措,把党中央的战略部署转化为重大制度机制、重大任务、实践平台,立起教育强国建设的“四梁八柱”。

重点突破,带动教育强国建设整体推进

在紧锣密鼓编制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同时,聚焦服务高质量发展、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围绕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主攻方向,教育部率先启动实施了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和专项行动,以重点突破带动教育强国建设整体推进。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

“长达两年时间的调研,我最大的收获不是成果出版,而是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作为由300余名北大师生组成的“习近平经济思想在新时代的实践”课题组一员,北大历史学系博士后郭文杰走出校园,在北大荒感受麦浪滚滚,在中国船舶集团见证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的雄伟壮观……

“我们要解决好‘融合’这篇大课题,把立德树人融入实践当中。”怀进鹏说,“通过知与行的有效融合,真正由外到内地教,实现由内到外的育和学生人格的养成,这是我们最大的目标。”

紧扣立德树人这一核心课题,教育战线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大思政课”建设工程,启动立德树人工程,做好“融合”这篇大文章,着力构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生态新格局。

一年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取得显著实效,大中小思政教育和思政课一体化纵深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硕果累累,立德树人大格局大生态正在形成。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

9个科研项目与11门核心课程紧密联动,教师课上讲授、课下指导,学生分组科研、同堂听课,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领衔高水平科研团队,打造12个高水平“科研育人”新工程教育平台……在电子科技大学,“科研育人”不是在传统的“第二课堂”,而是成体系地深入落实到“第一课堂”。

昂起高等教育龙头,教育部启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战略工程,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上先行先试、在提高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的“适配度”上先行先试,有组织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组织地推进科技创新、有组织地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一年来,强基计划、“基础学科系列101计划”、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计划等一系列计划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模式;一批重大科研项目立项攻关,数个前沿科学中心、若干区域技术转移中心成立,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有力支撑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

皖南山区、青通河畔,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木镇寄宿制学校树木花卉高低掩映、错落有致,智慧黑板、“云机房”、录播教室等现代化教育设施一应俱全,明厨亮灶的生活设施温馨舒适,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千余名乡镇学生在家门口接受不输于县城的优质教育。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2023年全国新增义务教育优质学校1736所,新增优质学位199.9万个。全国成立了1.6万个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集团和1.5万个城乡学校共同体。

夯实基础教育基点,教育部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针对各学段的短板,对义务教育,推进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对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完善公共服务网络;对普通高中,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多样化发展,探索普职融通有效途径,以期逐一突破化解矛盾,筑牢建设教育强国基础。

建设教育强国,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的教育发展新赛道,教育部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工程;教师队伍建设是最重要的基础工作,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战略工程启动实施;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教育部启动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质量工程……

关键处落笔,彼此相连成势,一幅震撼人心的教育强国建设画卷徐徐展开。

“要做有理想、负责任的行动主义者。”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组织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是2024年的“头号工程”。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蓝图绘就,实干兴邦!

新征程上,教育战线昂扬奋发,正凝聚起建设教育强国的磅礴力量阔步前行!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