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印象燕大 > 正文
2021/05/18

5·18国际博物馆日:走进燕山大学东北亚古丝路文明博物馆(组图)

新闻中心

穿越时空的隧道,推开历史的大门,东北亚古丝路在沿线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演进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与繁荣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为我们后人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朝代更迭,沧海桑田。在燕山大学东校区图书馆三楼,有一座新建的特色博物馆,这里收藏着时代不同、风格各异的各式文物标本,从另一侧面为我们架起了与东北亚古丝路文明对话的桥梁,这就是燕山大学东北亚古丝路文明博物馆。博物馆计划整体布展面积1500平方米。现已完成的博物馆一区建设,由序厅、古生物化石陈列厅、旧石器时代陈列厅和新石器时代陈列厅组成,布展面积455平方米,全面展示史前时期,即东北亚古丝路文明萌芽阶段的历史进程和文物精品。

燕山大学东北亚古丝路文明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外唯一一座全景展示东北亚古丝路文明、专题陈列东北亚古丝路沿线诸民族文物的博物馆。

穿越时空的隧道,推开历史的大门,了解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的前世今生,开启对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的探索之旅。

(一)序厅——走进东北亚

东北亚古丝路,是指古代生活在东北亚地区的诸民族于不同时期同中原王朝朝贡和商贸往来的陆路和水路通道。这条古丝路,将中国的中原地区与东北亚各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沿线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演进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形成了东北亚古丝路文明,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与繁荣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进入序厅,一幅主题为“丝绸之路连接的东北亚古代文明”的浮雕壁画,集中展示了东北亚古丝路沿线各民族在各个历史阶段所创造出来的璀璨文化,集中展示出东北亚古丝路文明,在亚洲和中华民族文明史中的突出地位和历史作用。

(二)古生物化石陈列厅

古生物化石陈列厅展出了猛犸象等骨化石标本,配合场景复原图,由远及近,相互融合,再现了第四纪动物群组的生活环境与生存状态。

古生物化石:猛犸象下颚骨化石

古生物化石:披毛犀头骨化石

古生物化石:鬣狗下颌骨化石

古生物化石:东北野牛头骨化石

(三)旧石器时代陈列厅

栩栩如生的旧石器时代复原景观,再现了东北亚先民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生活场景,展示了人类祖先从蒙昧落后走向文明开化的历程。

饶河小南山遗址:陶器残片、石珠(参见《中国文物报》)

饶河小南山遗址:玉玦和玉环(参见《中国文物报》)

(四)新石器时代陈列厅

新石器时代陈列厅对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以及代表性文物进行了展示。史前的人类文化,为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石器时代:亚腰石锄

新石器时代:筒形罐

新石器时代:石磨盘、磨棒

新石器时代:玉斧、玉璧

新石器时代:带孔石刀

新石器时代:网格纹陶罐

新石器时代:长身磨制石斧

新石器时代:骨刀梗

新石器时代:骨针

(五)东北亚丝路文明博物馆二区展示文物

博物馆二区将陆续展出涵盖东北亚古丝路沿线各个历史阶段地方民族政权、军事、民族、民俗、萨满、祭祀等内容的文物藏品,全景展示东北亚古丝路文明。(以下图片参照邓树平著《东北亚古丝路民族与文物》部分插图。)

青铜时代:带孔磨制石斧

青铜时代:箍形器

青铜时代:东胡人的环首刀

青铜时代:东胡人的青铜牌

战国至汉代:橐离人的陶罐

战国至汉代:橐离人的陶豆

汉代:夫余人的铁插

汉代:夫余人的青铜剑

汉代:夫余人的陶豆

汉至三国时期:挹娄人的角状把陶器

汉至西晋:沃沮人的陶豆

晋至北朝时期:勿吉人的陶豆、陶杯

唐代:渤海国文字瓦

北朝至唐代:黑水靺鞨人的敞口罐

北朝至唐代:黑水靺鞨人的敞口罐、筒形罐

辽金时期:龙柄童甬勺

辽金时期:飞天铜牌

辽金时期:各式瓦当

元代:瓷雷、带滴水绿釉瓦

(六)后记

东北亚古丝路在沿线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演进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了解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的历史,对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维护边疆领土安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发挥文化育人功能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东北亚古丝路文明在人类文明史册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徜徉在燕山大学东北亚丝路文明博物馆,近距离感受东北亚古丝路文明带来的震撼,架起与东北亚古丝路文明对话的桥梁,解读东北亚古丝路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文明内涵。

逐梦丝路,任凭思绪在历史的长河中穿梭。与丝路文明碰撞,与历史对话,与心灵交流……


策划:蔡巧怡

文字:蔡巧怡

拍摄:蔡巧怡 郭一冰 陈杰焜 周荣佳 邵黎明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