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人才工作、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教育强—人才强—科技强—产业强—国家强”的战略思路,切实担负为地球科学领域培育人才和产出成果的重要责任,充分发挥行业特色高校优势,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努力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以自主培养为抓手,打造人才“集聚地”。一是分类培养人才。完善“三全育人”“五育并举”育人格局,构建燕山书院、地质学(理科基地班)、地质类工科求真实验班、创新实验班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加强拔尖学生培养基地项目建设,着力培养面向科技前沿的创新型人才;探索与行业紧密衔接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广泛开展周口店、北戴河等地质野外实习,锤炼学生适应行业未来发展的过硬本领,培养面向行业发展的专业型人才;构建以“地质报国”为内核、以“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校训精神为底色的“大地质文化观”,深入推进“地质锤、罗盘、放大镜、草帽、记录本”地质传家宝一体化育人工程,赋予学生行业特有的价值理念和气质品格,培养具有学校特色的专业人才。二是精准引进人才。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与聘用实施办法》,围绕学校重点发展和优势特色学科,充分发挥国际学术会议、学术论坛、校友会、侨联等多渠道优势,强化“以才引才”“以会引才”,对学校急需、学科紧缺、学术潜力大的高层次人才,建立健全快速响应机制和绿色引进通道,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以多种形式到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增强人才聚集效应。
以学科建设为根基,打造地学“新高地”。一是实施“双一流”建设学科牵引行动。推动以固体地球研究为主的传统地学,向融合地核、地幔、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近地空间等研究方向,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手段的地球系统科学转型升级,发挥地学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系统性科技支撑作用;以“双一流”建设学科为牵引,整合带动重点支撑学科、基础保障学科、特色建设学科分层分类规划建设,着力形成优势学科主导,多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发展的雁阵式学科体系。二是实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升行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积极培育与地学交叉融合、相得益彰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增长点。围绕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能源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等重点领域,开展跨学科综合性研究。积极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成立自然文化研究院,出版国内首部自然文化通识教育读本《自然文化概论》,突破传统学科门类的专业划分,提出与生态文明相呼应、与自然学科相交融、与地球科学相衔接的自然文化,不断丰富育人资源。
以科学研究为先导,打造创新“策源地”。一是承担大科技项目。坚持“四个面向”,围绕国家“深地”战略目标,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工程项目,“面向2030”地球深部探测与矿产资源勘查重大项目立项,羌塘油气项目前期论证如期推进。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聚焦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强有组织科研,把重大任务作为科教融汇的“发动机”,主动承担行业领域重大基础研究任务,注重原始性、颠覆性创新,着力培育重大原创成果。二是打造大科研平台。围绕深地、深海、深空、深时和极地等前沿领域的科研需要,谋划布局前瞻引领型、战略导向型、应用支撑型科研平台,把握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契机,积极申请和优化建强全国重点实验室。建立“国家岩矿化石标本资源共享平台”,囊括岩矿化石标本30余万件,支撑数百项国家基础科学研究、重大公益性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与产业关键性技术研发。充分利用平台开放共享模式,推进科技创新央地协同,鼓励和规范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提升运行效率,克服分散、低效、重复的弊端,让高水平科研平台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以合作交流为纽带,打造发展“先行地”。一是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把握地球科学优先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潜在优势,以国际视野谋划科技开放合作,牵头发起“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共享全球地学知识图谱,聚合全球地学大数据,探索数据驱动的地球科学发现,关注气候变化等重大全球性问题,推动地学研究与产业应用的范式革命。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题,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举办全球地学教育校长论坛,获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深时数字地球和矿产资源”教席计划,推进国际协同创新,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与话语权。二是深度融入行业、区域发展大局。在自然资源行业发展过程中顺势而为、借力而行,建设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等行业高端智库,发布中国自然资源发展报告,围绕自然资源领域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提交高质量咨政建议,不断优化决策咨询服务供给体系。围绕国家发展需求,主动融入和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抢抓办学机遇,加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深化校地、校企合作,不断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信息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