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动态

2023年12月18日

京津冀首次为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立法

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12月12日,京津冀三地人大常委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决定相关情况。该决定由三地人大常委会共同起草,分别于近日审议通过。这是京津冀三地首次为推进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立法。

京津冀拥有数量众多的一流院校和高端研究人才,创新基础扎实、实力雄厚。如何用好创新“富矿”,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京津冀协同发展根本要靠创新驱动,要形成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整合创新资源。为此,三地人大常委会决定,共同推进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立法工作。“决定提出了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合作、协同推进营商环境一体化建设等20条举措,持续增强要素流动活力,全面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杨金深介绍。

京津研发、河北转化,是京津冀协同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如何有效破解京津科技成果“蛙跳”现象,让更多优势资源向河北集聚?“不断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机制,打通信息共享渠道。”杨金深表示,决定提出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解决制约科技成果区域内转化的重点问题等措施,将推动提升科技成果区域内转化效率和比重。

“我们已将北京天坛医院李佑祥教授团队研制的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原型机实现了量产。”带着技术团队入驻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已有5年时间,易度河北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史文宝对决定的出台表示欢迎,“决定支持保定中关村合作园区等园区建设,必将深化拓展‘京津研发、河北转化’模式,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产业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四个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三地将围绕基础软硬件、先进通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脑科学、生物制药、组分中药等前沿优势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关键在科技创新。”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认为,决定的出台恰逢其时,“决定提出‘深化区域产业协作,强化科技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将有力发挥科技创新‘增量器’作用,推动我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变革、提升产业能级。”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决定提出了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对接清单机制、探索与国家相关部门建立专题会商和联动工作机制等举措,将更加有力地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走深走实。”杨金深信心十足地表示。

(信息来源:《河北日报》)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