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燕大

2019年09月03日

【中国科学报】燕山大学:新校徽见证新起点

蔡常山

燕山大学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58年因国家培养重型机械人才的重大战略需要,哈尔滨工业大学轧钢、锻压两个专业搬迁至工业重镇齐齐哈尔,组建了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学院,1960年独立办学,定名为东北重型机械学院。

1978年,学校被定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4年,东北重型机械学院主动顺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做出了在沿海开放城市秦皇岛创办分校的重大决策。次年,学校在秦皇岛创造了当年建校当年招生的奇迹。

1997年,北校南迁,两校合并,正式定名为燕山大学。合校当年,就由学校党委宣传部组织了校徽设计方案征集。到年底,共征集55件校徽方案,经过学校慎重抉择,最终选定1996级工业设计系学生商利民提交的蕴含书籍、大海、海燕寓意的作品作为校徽的底稿,并由现学校工业设计系老师张玉江进行二次创作。张玉江改方形为圆形,增加了一个外环,并设计出20多种颜色的校徽提交给学校。学校选定了蓝绿色相间的校徽配色,蓝色寓意学校办学的地域特色——面临蔚蓝色的渤海,绿色寓意学校发展的蓬勃生机。燕山大学第一款校徽就此诞生。2000年左右,学校校徽由蓝绿色整体变为蓝色。

2012年,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的整体形象、提升学校的文化品牌,燕山大学引入大学形象设计系统,由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刘维尚牵头对校徽进行调整,增加了校徽的国际化因素。2019年,学校委托刘维尚再次对校徽进行微调,核心图形将“萌芽”强化为“腾飞”,象征着学校蒸蒸日上,寓意燕山大学校徽既有视觉形象延承之历史,又具有未来之时代精神。

现在的燕山大学校徽标志以“书籍”“海燕”和“海洋”为基本造型元素。“书籍”体现学校立德树人之根本,同时象征着知识和文明;“海燕”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紧扣燕山大学中的“燕”字,二是海燕具有不畏艰难、勇于拼博的精神,这也正是燕大人艰苦奋斗、始终不改“匠心为国铸重器”的初心;“海洋”体现的是燕山大学的地域特征——学校地处渤海之滨,与海为邻,海洋同时还寓意着燕大人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勇于探索真理和未知的科学精神;蓝色是燕山大学校徽的主色,代表理性、智慧,同时象征着燕大拥有大海般宽广的胸怀、天空般广阔的未来,以及以厚德、博学、求是的精神培养和塑造出的优秀人才。

合校后的燕山大学迸发出了惊人活力,不忘“匠心为国铸重器”的初心,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能力进一步增强。

“中国天眼”、大型客机C919、港珠澳大桥、北斗导航卫星等多个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中,都有燕山大学多个科研团队参与核心部件研发;神舟飞船、高铁提速、多功能应急救援车辆、直升机助降系统等近年来国家一系列重大科研工程项目研发建设中,凝聚着燕大人的智慧与汗水;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中,也有燕大人主动参与的身影……

据统计,“十二五”以来,燕山大学完成科研项目5000余项,总经费超过30亿元。2000年以来,学校斩获19项国家科技大奖。

2016年,教育部选定燕山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两个专业,代表国家接受《华盛顿协议》组织国际观察员观摩考察。最终,学校以优异表现助力我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大突破。2018年6月,教育部公布我国通过专业认证的198所高校共846个工科专业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其中燕大有10个专业在列,位居全国高校第25位。

2018—2019年度国际高校综合排行榜中,燕山大学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65位。学校工程学、材料学和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学科被评为A类学科。目前燕山大学已经发展为河北省、教育部、工信部、国家国防科工局四方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燕山大学的校徽正是学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见证者,校徽以及校徽背后的历史,正激励着燕大人像不惧风浪的海燕一样,勇立知识海洋的潮头,奋勇拼搏,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学”而不懈努力奋斗。(作者:蔡常山)

《中国科学报》(2019-07-17第6版 人文)

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9/7/347846.shtm?id=347846

分享至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