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讯】10月24日,由我校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中心、社会科学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承办的首届东北亚古丝路文明论坛在燕山大学举办,北京市考古研究所齐心先生、辽宁省考古研究所冯永谦先生、黑龙江省社科院魏国忠先生、长春师范大学付百臣先生、中国人民大学杨东梁先生、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李宇峰先生、吉林省地方志研究所宋抵先生等60余位来自全国4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燕山大学党委书记赵险峰、副校长王德松等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出席论坛。论坛由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中心主任邓树平主持。
论坛现场
赵险峰在开幕上致辞
赵险峰在开幕式上致辞,他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学者克服疫情影响、百忙之中莅临本次论坛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燕山大学事业发展表示衷心的感谢。他简要介绍了燕山大学的概况和在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领域取得的成绩,表示近期学校将在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中心、东北亚古丝路文明博物馆和连续性内部资料《燕山大学东北亚古丝路文明》基础上,组建国内首家“东北亚丝路文明研究院”,并通过开展此次论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的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高起点开辟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新领域及新方向,积极产出重大学术成果和高质量智库成果,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付百臣代表参会专家发言并主持主会场学术报告环节
李希光和周喜峰担任学术报告评议人
高福顺、赵阿平、杨富学、时平、李宝才、朱立春等专家作学术报告
长春师范大学教授付百臣代表参会专家发言,并主持主会场学术报告环节。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李希光,黑龙江大学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周喜峰担任评议人。吉林大学文学院中国史系教授高福顺,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赵阿平,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部长、研究员杨富学,上海海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时平,河北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研究员李宝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所所长、研究员朱立春等6位学者作了《形而下之道:古代中国边疆研究的方法论刍论》《满语文献抢救开发与相关学科结合研究》《陕西岐山女真遗民完颜氏世系碑及其相关问题》《陆海一统视角:汉代楼船与山东半岛海上活动》《河北对东北亚古丝路重要国家北魏立国前后汉化过程中的影响》《清前后“赏乌绫”制度与东北亚丝绸之路》等主旨报告。
下午的分会场学术研讨环节分别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东梁、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庄鸿雁主持,评议人由齐齐哈尔大学嫩江流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李秀莲及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李磊担任。参会代表们就“东北亚古丝路遗迹、遗物研究,东北亚古丝路民族研究,东北亚古丝路交通、城站、驿路研究,东北亚古丝路与文化传播研究,东北亚古丝路与经济关系研究,东北亚古丝路辽金元明清史研究,东北亚古丝路海疆与海权研究”等议题,结合各自的研究方向深入开展学术研讨交流,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综合性及创新性的真知灼见。
论坛闭幕式上,各分会场的召集人分别就交流情况进行了汇报。邓树平做总结发言,他向所有参与本次论坛的专家学者、新闻媒体及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感谢,并简要介绍了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中心今后的发展方向及博物馆二期建设筹备情况。研究中心及博物馆将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进一步与相关学院开展交流合作,共同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邓树平作总结发言
王德松在闭幕式上致辞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以上图片由新闻中心蔡常山、顾梦璇、田润摄)
王德松在闭幕致辞中指出,本届论坛主题鲜明,内容充实,议程紧凑,成果显著,集中展示了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的最高水平和最新理论成果。今后,学校将继续打造“东北亚古丝路文明论坛”这一学术品牌,提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为推进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搭建学术交流、资源共享、科研共建的平台,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贡献学术智慧和力量,力争成为该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和价值的学术论坛之一。
本次论坛共收到论文60余篇,论坛学术顾问团对论文进行评议并编印了《燕山大学首届东北亚古丝路文明论坛论文集》,会后将正式出版。
25日,参会代表们还进行了东北亚古丝路沿线古城、古堡和古村落考察活动。
燕山大学首届东北亚古丝路文明论坛是继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中心成立、东北亚古丝路文明博物馆开馆、连续性内部资料《燕山大学东北亚古丝路文明》创刊及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中心新型智库论坛之后,我校在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领域的又一件大事和盛事,5400余人次通过直播平台观看了论坛。论坛的成功举办,把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国内学术界引起了热烈反响。(编辑 蔡常山)